洪武年间,明太祖在宫内镌铁牌,严禁内臣干政。靖难之役,宦官多有军功。朱棣以为家奴可靠,称帝后,不仅对宦官委以出使、专征、监军、分镇等军政大权,而且还设立东厂特务机构,由亲信太监掌管。东厂和锦衣卫一样,只对皇帝负责,不必经司法机关批准,可随意监督、缉拿臣民,开了宦官干政之端。但在正统以前,皇帝皆亲自视政,宦官还不敢擅权。正统以后,皇帝多昏庸无能,宦官便乘机弄权。
明代宦官有二十四衙门,即十二监、四局、八司。其中司礼监掌奏章机要,历来由皇帝心腹宦侍担任。随着票拟制度形成,皇帝的最后裁决意见,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“批红”。于是,秉笔太监成了皇帝代言人,甚至利用职权,改动内阁票拟。史称“内阁之票拟,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,而相权转归之寺人”。如当时的司礼监太监王振,皇帝呼之“先生”,公侯勋戚尊之“翁父”。1449年(正统十四年),英宗还命太监金英,在大理寺筑坛,审理刑部、都察院狱囚。宦官从此又插手司法。景泰时,为抗击瓦剌,建立了京军的精锐“团营”,归太监曹吉祥、刘永诚节制,从而开了宦官总领京军之例。
成化时,明朝又设立西厂,由汪直提督厂事。正德时,刘瑾、马永成、谷大用、张永等八人得宠于武宗,时称“八虎”。其中刘瑾以内官监总督团营,继而又掌司礼监,势焰熏天,他的党羽布满朝堂,连内阁大学土焦芳、吏部尚书张等都是他的爪牙。刘瑾又设立内行厂,比东、西厂尤为酷烈。正德以前,厂、卫分立,更迭用事。正德时,厂、卫合势,特务布满全国各地,连居于穷乡僻壤的人民也受其害。万历初年,宦官冯保也专擅威福。可以说,明代宦官专权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相当突出。
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,在经济上也贪污受贿,搜括民财,巧取豪夺,勒索了大量财富。王振家有金银60余库,珊瑚高六七尺者20余株。刘瑾仅黄金就有24万锭,57800两;银元宝500万锭,碎银158万余两,还有宝石二斗,玉带4000余条,此外还有其它大量财物。
4399《明朝时代》官方网站:http://web.4399.com/mcsd/
新闻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