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173首页 - 免费新游 - 火爆论坛 - 游戏博客 - 游戏播客 - 百科问答 - 网游排行榜 - 网游期待榜
| 通行证 注册
网页游戏新闻 > > 正文
[大汉风云]之七国之乱
2010年03月23日 16:49:36               【 加入收藏 新闻纠错 发表/查看评论
作者:官方

  公元前157年,汉帝崩,太子刘启即位,尊先皇为“孝文皇帝”,其母窦氏为皇太后,历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。后世将这段中华民族走向稳定繁荣的时期称为“文景之治”,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。但这都是后话,在刚登上皇位的刘启眼里,国家可谓是内忧外患,前途渺茫。

  边郡刚送来的鸿翎急报,一大队匈奴骑兵侵入云中郡,杀吏掠民,抢烧无度。刘启怒视着案几上的文件,深吸了一口气,这样的消息他从幼年起就不知听了多少次,应对的方法似乎只有妥协,先帝在位时刘启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,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教训这群强盗?文帝沉默良久,只说了句还不到时候。高祖时天下初定,经济凋敝,多年的征战百姓已不堪重负,大家都希望过几天太平日子,那叫时候未到,可今天我大汉建国已有五十余年,国力远非高祖时能比,打他一次又何妨?父皇太优柔寡断了。年少的刘启得出这个结论后便暗自下定决心,总有一天我要重重地敲打这群强盗,树立我大汉雄威,让那些无名的觊觎者望而却步,全都臣服在大汉神圣的殿堂之下……可今天他坐到了这个位子上,才发觉当初的豪言壮语说的太轻了,威慑四夷的梦想又是多么地遥不可及。

  位及至尊,所有的人都认为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,但这国土有多少是朕可以掌控的,这些臣子又给了朕多大的尺度来统帅他们?一想起东边诸藩王虎视眈眈的样子,刘启不禁打了个寒颤,沸腾的血液瞬时冷却了下来。他不得不承认,这大汉朝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掌握在这些诸侯王的手里。“他们和朕留着同样的血液,但却个个怀揣匕首,只要你稍不经意,那刀刃就可能从你的后胸扎过来,身后有一群这样的亲人和臣子,还奢谈什么出击匈奴?”把这样一个忧患重重的天下扛起来时刘启才感受到了它的分量,也理解了当初文帝的沉默和压力。

  与此同时,对于国家的种种危难,民间却有着别样的解释:据说当年秦始皇一心求仙,上天感其诚,决定将他收归仙籍。遂于梦中赐予净灵石助其成仙,并告知只要集齐十种蛊惑人性的极致欲望就可以开启净灵石的法力,凭此法力可操控万物的生死。可秦始皇急功近利,最终暴死在了成仙路上。因其欲念强烈,在死后魂魄凝集不散,统领着数十万阴兵盘踞于骊山地下王陵。这种异常的现象扰乱了自然运转规律,以至秦亡之后,地面上一直战事不断,灾祸连连。

  大家都相信,秦始皇死后,净灵石作为陪葬品埋入骊山地下皇陵。关于净灵石的传说吸引了各派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,有人想长生不老,有人想君临天下……一时间,奇人异士齐聚关中,原本复杂的局面此时则显得更为混乱。长安城内亦是鱼龙混杂,**监管乏力,各方势力蠢蠢欲动。

  楚汉之争时期,汉高祖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势力,网罗军事力量,分封了许多异姓臣子为王,到公元前202年大汉初立时,迫于国内经济凋敝,百废待兴的局面,刘邦又不得不维持现状,继续分封有功之臣为王侯。可不久后这些异姓诸王纷纷起兵反叛,高祖刘邦逐一平定了这些叛乱,并在吕后的协助下,基本解除了异姓诸侯王对**的威胁。为了防止各地旧贵族势力叛乱,刘邦再次分封刘姓子嗣为王,坐镇地方以拱卫**,且与大臣们立下了“非刘姓而王者,****之”的约定,史称“白马之盟”。后高祖崩,吕后**,她不仅违背盟约封诸吕为王,还大肆迫害刘姓诸侯王,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专制皇权和诸侯王权之间的矛盾。

  至文帝时,当年高祖所封诸侯王经历了几代的更迭,血缘之亲已经十分淡漠,诸侯王的封国跨州连郡,占据了东方的大片疆域,他们拥有独立的**和军事统治权,再加上几十年的积淀,其国力之雄厚足以与**抗衡,对中央权力的稳定和巩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。公元前177年,匈奴犯边,文帝率军亲征,济北王刘兴居趁机作乱,反叛被**后刘兴居自杀身亡;公元前174年,距济北王的反叛只隔了三年,淮南王刘长又举反旗,但尚未行动即被**发觉,刘长在发配蜀郡的途中**而死……

  文帝曾采取贾谊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利”的策略,把拥有七十余座城市的齐国在齐王死后分为六个小的诸侯国,并将意欲谋反的淮南国一分为三,但迫于稳定**、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局势需要,文帝对贾谊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仅是到此而已,与这些羽翼已丰的诸侯王公然对抗的时机还不成熟,因此文帝在诸侯王的问题上采取了姑息的态度,诸侯国实力得到了再度膨胀的空间,皇权与王权的矛盾也一路走向尖锐,到刘启统治时期,东部六国旧地大多掌握在诸侯王的手中,**与地方干弱枝强的局势进一步凸显。诸侯国中较为强大的吴国,依靠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,采铜铸币,熬海煮盐,充分运用水上交通的便利,使都城广陵成为全国知名的繁荣富庶之地,吴王刘濞不仅免除了国内赋税,并且原来法定的劳役也改由**支付报酬,引得天下百姓商客无不争相前往。

  要巩固大汉天下,加强中央集权,就必须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,彻底改变当今“尾大不掉”、“干弱枝强”的局面。身为两朝重臣,又是皇帝的老师,晁错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。他上呈《削藩策》,在策中说“今削之亦反,不削亦反。削之,其反亟,祸小;不削之,其反迟,祸大。”经过朝中的一番争执,晁错最终打消了刘启对削藩的顾虑,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。起初以奸淫、卖爵等缘由,削去了楚国的东海郡和赵国的常山郡,将胶西国封地中的六个县收归**,后又削去了吴国的会稽和豫章郡。**如此大的举动引起了各诸侯王的恐惧和愤怒,他们开始感到不安。吴王刘濞预感到诸侯国的命运已经到了最后关头,**的削藩会无止境地继续下去,直到**只需动动小指就可以把他们这些藩王压趴下为止,刘濞心有不甘。当年高祖迫于形势把他分封到这个民风彪悍,人烟稀少的蛮夷之地,即便如此高祖对他仍无信任,说他“有反相”,并当面告诫他 “慎毋反”,当然也没有给这个初建的吴国任何资助。从二十出头孔武有力的青年,到如今的耳顺之年,刘濞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倾洒在了这块土地上,使当初的蛮夷之地摇身成为了举国闻名的富庶之乡。 如今**一句话说削就削,他们削的不是刘濞的封地,而是他的骨肉,就像当年太子刘启用棋盘砸死自己的儿子一样,兢兢业业为**守边数十年,身上流淌着和刘恒刘启同样的血液,最终还是逃不过**的宰割和诛杀。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,刘濞决定起兵做拼死一搏。

  刘濞暗中联系了被削除封地的楚国、赵国、胶东、胶西、济南、淄川等六国,声称**重用奸邪之臣,听信谗言,决定侵夺削弱诸侯国,所以才对诸侯王如此地严厉。现在的削地还只是**削藩计划的第一步,如果妥协任其妄为,终有一日,今天的诸侯国将不复存在。说服了六国共同起兵,刘濞又派使者前往匈奴、东瓯、闽越等地,相约同时对汉用兵之事。意欲使**多方受敌,增加最后取胜的把握。西汉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同姓诸侯王叛乱由此爆发了,史称“七国之乱”。

  接到吴楚联军“诛晁错、***”的檄文,得知吴楚五十万大军正在朝长安开来,刘启慌了,晁错也慌了,虽然料到削藩可能激起诸侯王的揭竿反叛,但**却并没有做应对的准备,况且吴楚诸国兵多粮足,若决心拼个鱼死网破,**未必是他们的对手。这时,晁错想到了曾任吴相的袁盎。晁错平日为人“峭直刻深”,得罪了不少**重臣,其中与袁盎的过节最深。如果晁错在某一个地方,那袁盎一定不会去那里,晁错同样如此。吴楚大军来势汹汹,晁错想奏请**杀掉袁盎,原因是袁盎曾收受吴王贿赂,欺瞒**说吴王不会造反,现在吴王反了,只要杀掉袁盎就能弄清吴王到底想干什么。晁错的部下都不赞同他这样做,说吴王都已经反了,你再去对付袁盎还有什么用啊?袁盎这时已被贬为布衣,他知道这件事后,连夜拜见窦婴请求面见**,并献策给刘启,主张杀掉晁错,吴楚叛军的旗号并不是谋反,而是“诛晁错,***”,那杀掉晁错,叛军就成了无名之师,即使不自退也一定会失败。在**的多方压力之下,慌乱中的刘启决定处死晁错。吴楚联军不是说起兵是为了“诛晁错”吗?朕杀了晁错,他们该退兵了吧?晁错穿着朝服被腰斩于长安东市,刘启派袁盎出使吴国,告知他们晁错已被处死之事,并承诺取消对各国的惩罚,要求吴楚退兵。岂料已到暮年的刘濞宁折不弯,义无反顾地坚持用兵,且已自称“东帝”。面对这样的现实,刘启终于醒了,诸侯王们不是在闹脾气,他们认认真真地想夺自己的天下。而自己却愚蠢地杀死了忠心耿耿、一心为巩固汉室江山而努力的晁错——他的恩师和智囊。

  刘启仿佛看到铡刀从高处重重地落下,老师残存的半截身子在地上滚动,鲜血急速地从他身体的断裂处涌出,流下了刑台的台阶,流到自己的脚下,爬上了自己的身体。刘启感觉自己的双手上浸满了老师的鲜血,那滚烫的温度传遍了他的全身,老师用死把他的决心和勇气传给了自己,让自己扛起大汉朝的江山,刘启彻底醒了。

  放弃了求和的念头,刘启任命太尉周亚夫为总指挥,率领三十六位将军迎击吴楚大军主力,派郦寄击赵,栾布击齐地诸叛国,并让窦婴驻守荥阳,监视出击齐、赵两国的汉军。吴楚大军向西攻取洛阳的途中遇到了刘启的弟弟——梁王刘武的拼死阻挡,吴楚大军破了梁国的棘壁,梁军又退守睢阳。与此同时,周亚夫率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,他不救梁国之急,却以轻兵南下,夺取泗水口,堵塞吴楚军队的退路,截断吴楚军的粮道,吴楚军顿时陷入困境,欲求速战。梁国坚守睢阳,吴楚大军无法越过,便向北来到下邑周亚夫的驻地求战,周亚夫据守不出。此时吴楚军中粮食已尽,士卒饥饿,多次挑战,周亚夫都不应战。吴军向汉军营垒的东南角调集军队,周亚夫却命令营中加强对西北方向的防御,不久,吴楚的精兵果然突袭汉营西北,因汉军早有防备,突袭以败告终。吴楚军中,士卒叛逃闹事饿死者众多,刘濞被迫撤兵,遁走丹徒,后被东越人所杀,楚王刘戊也于兵败时自杀,声势浩大的七国叛乱在起兵三个月之后即被平定。

  吴楚兵败,诸侯王的势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,刘启趁势削减诸侯封地,取消诸侯王对官吏的任免权和征收赋税的特权,规定诸侯王不再治理民政,只按**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,王国的地位这时已与普通的郡无异。到此,汉自建国以来的诸侯国问题得以基本解决,国内暂且归于平静……




精彩推荐     
用户: 匿名
史上最强的拼音输入法 下载>>>
评论